您当时的方位 :内蒙古新闻网新闻中心要闻归纳新闻
8月2日一大早,兴安盟科右前旗昌隆玉朱种畜专业协作社的加工厂内,此伏彼起的金属敲击声和调试设备的嗡鸣就已响起,协作社理事长郭丽丽正和几名技能骨干一道,仔细检查着流水线上的每一处要害节点。“8月中旬加工季一到,这机器就得连轴转。甜糯玉米最娇贵,离了秆儿,得抓住加工,现在一个螺丝松了,到时候就可能耽搁一整天。”这个“80后”返乡大学生用手轻拭新替换的轴承,脸上挂着汗珠,也挂着笑。
2009年,大学刚结业的郭丽丽在北京打拼,凭仗热心与实干很快站稳了脚跟。但是,归乡的执念一直环绕心头。2012年,她决然挑选回乡创业。
返乡创业,不是简略的“回归”,而是新的“动身”,带着对家园工业高质量开展的考虑,郭丽丽注册成立了科右前旗昌隆玉朱种畜专业协作社,将目光确定到了甜糯玉米工业。
在她的带领下,协作社的甜糯玉米培育栽培工作很快迎来跨越式开展:从开始试种的300亩起步,短短几年就扩至2000亩。“怎样最大极限缩短加工时刻,锁住玉米的最佳风味与质量?”一个想法在她心中扎根:“为啥不把厂子建在地头?”
说干就干,她立异性地将工厂建在田间地头。这一下,玉米从地里掰下来,用不了一个小时,就能在车间里完结剥皮、清洗、蒸煮、真空包装,变成了货架上的即食玉米棒。鲜甜劲儿锁住了,损耗少了5%,还大起伏的提高了出产功率。更重要的是,同乡们在家门口就能上班赚钱。
“在家门口的厂里加工玉米、打包,手快的一个月能挣4500多呢!”乡民好日子嘎拉笑脸绚烂地说,每到加工旺季,村里200多名乡民都来厂里干活,现在都成了“熟练工”。
郭丽丽助农增收的法子远不止建造甜糯玉米加工厂。为了让大伙儿的地也能生金,她以高于商场价200元每亩的价格流通农户土地。一同,还和周边1000余户农户签定订单,免费发放种子化肥,全程技能盯梢辅导,等玉米成熟了,再按高于商场行情报价收回加工,参加的农户均匀每户能多赚5000元。
栽培户何长荣本年签定了3亩甜糯玉米订单,估计能收入6000多块,他乐得合不拢嘴:“跟着丽丽干,心里结壮!下一年还种她这苞米!”
别看郭丽丽说话干事透着股朴素劲儿,可她心里理解,要让甜糯玉米好吃,光靠苦干不可,还得靠科技。她主动找上门,跟国内科研院所协作,一口气引进了23个甜糯玉米新种类,在协作社的地里划出100亩搞实验栽培。她和团队的人整天泡在地里,顶着日头,一棵棵玉米看、一项项数据记,成功筛选出3个极具潜力的优质种类,为协作社扩展栽培规划、提高产品的质量筑牢根基。
现在,走进科右前旗昌隆玉朱种畜专业协作社的玉米地,能看到不少新鲜玩意儿:杀虫灯看护着作物免受虫灾侵扰,小雨农智体系实时监测气候改变,土壤检测仪准确剖析为合理上肥供给科学依据。加工车间里更是“硬货”十足:鲜食玉米收割机、主动剥皮机、全主动真空包装机等一系列先进设备,日加工能力可达15万棒以上。连过去没人要的玉米须子,在郭丽丽和兴安盟农研所、中国农科院专家一同的研发下,也变成了能泡水喝的玉米须茶,丰厚了协作社的产品线。
郭丽丽种玉米,打一开始就认准了绿色生态的路子。选种子,挑习惯本地环境且抗病虫灾能力强的优质种类。在土壤办理方面,上肥不必化肥,在地里种上紫云英、苜蓿等绿肥作物。掰完玉米剩余的秸秆,在郭丽丽眼里也不是废料加工成饲料喂协作社的牛羊,牛羊的粪再沤成肥,最后又回到地里。
这一套循环下来,协作社的甜糯玉米成了商场上的“香饽饽”,凭仗绿色、生态、优质的特点在商场上锋芒毕露,销售价格比较一般大田玉米提高了150%,卖得一年比一年好。
提起郭丽丽,同乡们都说她“老实”。创业初期,郭丽丽要钱没钱、要经历没经历,可她就认一个死理:东西要好,做人要真实。收同乡们的玉米,她都要亲身去地里看,看咋种的,看质量咋样,合格了才签合同。“要想赢得商场信任,质量是第一位的!”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。
协作社开展好了,郭丽丽也没忘了回馈同乡。每年拿出28万多元,给周边7个村分红,壮大村集体经济,让更多同乡共享工业高质量开展的甜头。她说:“自己富了不算富,带着大伙儿一同过上好日子,那才是真本事。”她的支付也得到了认可,2020年取得自治区劳动模范荣誉称号,2025年取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。本年7月28日,她荣登2025年第二季度“内蒙古好人”榜。
落日为金色的玉米地镀上暖辉,又一批满载真空甜糯玉米的卡车鸣笛驶出德伯斯镇,奔向宽广商场。郭丽丽站立田埂,望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。带领同乡们发明更甜的好日子,这条路,她会坚定地走下去。